当前位置:首页 > 探索 > 我国正规划撞击一颗小行星 验证防御方案

我国正规划撞击一颗小行星 验证防御方案

  9月4日至5日,国正规划第三届深空探测天都国际会议在安徽合肥召开,撞击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介绍,行星哈尔滨市某某建筑工程教育中心我国正在规划对一颗小行星实施动能撞击演示验证任务,验证验证小行星防御方案可行性。防御方案

  拟采用“伴飞+撞击+伴飞”任务模式

  吴伟仁院士介绍,国正规划这项任务拟采用“伴飞+撞击+伴飞”的撞击任务模式,发射观测器和撞击器。行星

  • 观测器先期抵达对目标小行星进行抵近观测,验证获取其详细特性参数。防御方案
  • 撞击器对小行星实施高速撞击。国正规划撞击全过程将通过天地联合方式,撞击采用近距离高速成像等技术,行星开展小行星轨道、验证形貌和溅射物变化观测,防御方案准确评估撞击效果。哈尔滨市某某建筑工程教育中心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 吴伟仁:我们要在一个1000万公里左右的地方,对迎面来的小天体,发射动能撞击器在这个地方交会,交会过后争取能够产生极大的动能,改变这个小天体的轨道。而且撞击过后要让它至少几十年100年之内不能够再撞击地球了。

  据介绍,我国将向全球伙伴发出合作倡议,在地面联合监测、联合研制与载荷搭载、数据与成果共享等方面开展积极合作。

  我国将着手组建近地小行星防御系统

  此前,国家航天局相关负责人接受采访时曾表示,我国将着手组建近地小行星防御系统,共同应对近地小行星撞击的威胁,为保护地球和人类安全贡献力量。

  小行星是太阳系原始星云在长成大行星过程中的中间产物,也被称为“太阳系建筑大厦的砖石”。小行星有着不规则的外形,每一颗小行星,都与许多小伙伴一起共享一条轨道。据统计,约90%已知小行星的轨道位于小行星带,而其中,离地球轨道很近的小行星,叫作近地小行星。

  小行星经常和地球“擦肩而过”

  从6500万年前墨西哥湾撞击事件,到1908年的通古斯大爆炸,再到2013年车里雅宾斯克爆炸事件,近地小行星一直威胁着地球与生命的安全。

  今年2月,一颗名为2024 YR4的小行星持续登上热搜榜单,这是因为根据科学家的计算,这颗小行星存在撞击地球的概率。直至后来,美国航空航天局观测显示,它撞击地球的概率被调整为“接近为零”。

  2022年5月,美国航空航天局发布消息称,一颗名为7335(1989 JA)的小行星与地球“擦肩而过”,并称它是当年“最具潜在破坏力”的一颗:“块头”大,直径约为1.8公里,其高度相当于世界最高建筑哈利法塔的2倍;速度快,每秒21公里,相当于高速子弹空中速度的20倍。不过,这颗小行星也只是路过地球,并没有造成什么威胁。

  2022年2月,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近地天体望远镜,发现了一颗近地小行星,编号2022AA。直径约43米,接近半个标准足球场大小。当时这颗小行星在到达近地点时,从255万公里外飞掠过去,同样没有对地球构成危险。

  动能撞击是目前世界公认的防御方式

  近地小行星导致的高破坏性撞击事件虽属于极小概率事件,但一旦发生则会产生极大影响,其严重程度和小行星的大小直接相关:

  • 一个足球场大小的小行星就足以对地球上的局部区域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 一个城镇般大小的小行星将引起全球性灾难,导致大规模的物种灭绝。

  包括联合国在内,有多个国际组织致力于近地天体研究,由各个国家航天局组成的空间任务规划咨询组,负责制定小行星撞击应对任务的启动和执行、应对方案、时间期限。而目前世界上公认的防御方式,就是动能撞击。

  深空探测实验室总体技术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李海洋介绍,可以采取比如说动能撞击的形式,稍微改变小行星的速度,这样它后面就可以跟地球错开。此外还有推离偏转、引力拖车等很多种方法。撞击的相对速度一定是要很快的,但同时小行星又比较小,一个高的相对速度撞一个小的目标,是一个技术上的难点。

  危险和价值并存 小行星值得探索

  小行星虽然很危险,但专家告诉记者,小行星也有值得深入探索的地方,它上面隐藏着太阳系最古老的秘密。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高级工程师 严韦:从科学界来看,小行星的演化程度是比较低的,所以它保留了一些太阳系形成初期的原始物质。所以说对它的一些探测和研究,对整个太阳系的起源,包括行星的一些演化历史都是很有帮助的。

  目前的科学家认为,小行星和太阳系的其他天体是在同一时期形成的。探测小行星不仅能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太阳系的起源,小行星上的资源也是重要的研究方向。

  深空探测实验室总体技术研究院高级工程师 李海洋:它有非常重要的资源价值,它上面可能有很多地球上没有的稀缺的资源,所以未来从这种开发的角度,它也是一个非常有潜力的对象。我们希望能够发射更多的航天器,到小行星的附近,来获取更多、更详细的数据。

  天问二号在轨超3月 首站2016HO3小行星

  正是因为小行星上有如此多值得研究的资源,我国在今年启动了首次小行星探测任务。今年5月,中国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任务探测器成功发射,目前,天问二号探测器已在轨运行超过三个月。

  天问二号探测第一站,就是一颗名为2016HO3的小行星,它是一颗近地小行星,在太阳和地球引力的共同作用下,既绕太阳公转,又与地球“共舞”。

  天问二号将在飞行过程中,围绕着这颗小行星进行伴飞、取样、返回,并将样品带回地球。据介绍,天问二号将执行约十年的深空探测任务,包含小行星转移段、接近段、交会段等13个任务阶段。我们也期待它为我们解开更多的未解之谜。

(责任编辑:知识)

推荐文章
  • 在福建舰弹射意味着什么?详解空警

    在福建舰弹射意味着什么?详解空警   9月22日,海军有关部门宣布,歼-15T、歼-35和空警-600三型舰载机,已于此前成功完成在福建舰上的首次弹射起飞和着舰训练。这是我国首次在弹射型航母上,实现多型号先进舰载机的电磁弹射和阻拦着舰 ...[详细]
  • 普京:俄海军战略核力量持续提升

    普京:俄海军战略核力量持续提升   当地时间7月27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海军节发表讲话称,俄罗斯“核三位一体”中的海基力量正不断增强,以战略核潜艇部队为核心的海基战略力量持续提升战斗力。“波扎尔斯基大公”号战略核潜艇已建造完成,另有 ...[详细]
  • 泰媒:泰空军出动战机摧毁柬方两处军事目标

    泰媒:泰空军出动战机摧毁柬方两处军事目标   据新华社曼谷7月27日电 泰国国家电视台27日报道,当地时间27日11时左右,泰国空军出动2架F-16和2架“鹰狮”战机,对柬埔寨军事目标实施打击,摧毁柬方两处军事目标。  泰国陆军发言人文泰·苏 ...[详细]
  • 图解丨北京暴雨有多大?四天下了近一年的雨

    图解丨北京暴雨有多大?四天下了近一年的雨   又是一夜大雨,从7月28日夜间到29日早晨9点,北京市平均降水量70.1毫米,最大降水量出现在房山阎村195.4毫米。景区全部关闭,今年首个暴雨红色预警,密云水库泄洪……北京这轮降水有多强?  受 ...[详细]
  • 元戎启行9月合作车型 交付量突破3万台

    元戎启行9月合作车型 交付量突破3万台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为网易汽车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网易汽车10月3日报道9月,元戎启行合作车型单月交付量首次突破3万台,继今年6月突破“万辆关口”之后,再次刷新量产纪录。公开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搭载元 ...[详细]
  • 今日下午15时,密云水库向下游泄流

    今日下午15时,密云水库向下游泄流   受本轮强降雨影响,密云水库上游来水量显著增加,最大入库洪峰流量达6550立方米/秒,已超历史最大洪峰流量。密云水库发挥拦洪削峰作用,充分拦蓄上游洪水,保障下游安全。  目前尚处主汛期,为应对后续来 ...[详细]
  • 国家防减救灾委针对北京、河北启动国家救灾应急响应

    国家防减救灾委针对北京、河北启动国家救灾应急响应   新京报讯 据应急管理部消息,近日,北京市密云、怀柔等地以及河北省承德、张家口等多地持续强降雨引发严重洪涝灾害。7月28日,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已针对北京、河北启动国家四级救灾应急响应,并派出工作 ...[详细]
  • 未来2小时,北京强降雨自西向东减弱结束

    未来2小时,北京强降雨自西向东减弱结束   昨晚开始的这场强降雨总算要进入尾声了。  气象部门介绍,从7月28日20时至29日11时,全市平均降水量72.5毫米,城区平均91.1毫米,均达到暴雨量级;最大降水量出现在房山阎村,为196.7毫 ...[详细]
  • 人民日报评张雪峰现象:教育选择不能只剩“功利”一把尺子

    人民日报评张雪峰现象:教育选择不能只剩“功利”一把尺子 点“山东教育信息"免费关注引言:张雪峰现象引发的教育思考最近张雪峰好多账号被禁!张雪峰以"专业就业率"为核心的选科建议,在山东考生家庭中引发强烈共鸣。2025年山东新高考改革后,专业选择与未来职业的关 ...[详细]
  • 外交部回应泽连斯基批准对华制裁

    外交部回应泽连斯基批准对华制裁   7月28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记者会。  今日俄罗斯记者提问,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上周日27日)表示,他已批准乌克兰国家安全与国防委员会的新制裁,泽连斯基发表声明表示第十八项制裁措施已经生效 ...[详细]